当前位置: 首页 > 家书故事

战火中的情书

彭雪枫.jpg


彭雪枫(1907-1944),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屡建奇功,曾两度率军攻占娄山关,为遵义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1941年4月7日,为确立经济制度,克服浪费,严防腐化现象,新四军华中军分会发出通知,决定在军政党委员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开展审计工作。军分会通知发出后,各级审计委员会相继成立。彭雪枫任淮北审计委员会主任。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抗日战争前线指挥作战时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彼时国难当头,万千中华儿女怀着救亡图存的信念奔赴疆场,彭雪枫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将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民族解放事业,青春、生命,甚至宝贵的爱情。他与妻子林颖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相识、相知、相恋,因为共同的理想抱负走到一起,又因为共同的理想抱负聚少离多、生死相隔。他写给妻子的八十余封战地家书,见证了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独有的爱情。

“月色如画,惟少一月下谈心的你”

皖南事变后,彭雪枫临危受命,担任新四军第四师的师长兼政委。当时的林颖则是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同革命年代的大多数婚姻一样,两人在党委同志的撮合下互表心意,彭雪枫在给林颖的信中写道——

“子久、瑞龙两同志的美意,使我们得有通信的机会”,“(我)很需要一位超过同志关系的同志,更多地了解我,更多地帮助我”,而“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

林颖对彭雪枫也有情愫,同时又担心与一位高级首长成婚会影响个人发展。彭雪枫了解到林颖的想法后,体贴地再三表示婚后绝对尊重她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愿,不干涉她的革命工作,也不会给她增加家庭负担。

1941年9月,彭雪枫与林颖结为伴侣,婚后第三天,两人就奔赴各自的战斗岗位。从成婚到彭雪枫牺牲的3年时间里,他们朝夕相处的时间统共还不到半年,但通信却一直未曾中断。他将对妻子的爱意全部倾注进字里行间:

“数日以来,月色如画,惟少一月下谈心的你,可谓辜负良夜太甚!”

“我们的别离,除去淮海区那一次,就是以这一次为最远了,所以也分外的惦念!尤其是你在病中。千万不要为了争胜,以致影响了健康……”

彭雪枫虽然对妻子情深意笃,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中鼓励,但对她的要求始终非常严格。一次,林颖步行十几里到师部看望丈夫,临行前大雨不止,道路泥泞,警卫员提出用马送林颖一程,彭雪枫却坚决不同意。望着爱妻在泥泞中独自跋涉离去的身影,他心中不禁酸涩,当夜便给林颖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是一师师长,应当处处作表率,不能搞特殊,不然,怎么能叫别人遵守制度和纪律呢?”

“把功夫用在相互帮助,相互教育,相互鼓励上”

彭雪枫是一位“上马能战,下马能文”的儒将,他白天处理工作、指挥作战,晚上则点燃油灯学习、写作,一手创办了新四军第四师机关报《拂晓报》,在报上发表过多篇政论、军事文章,文字功底扎实,识人辨事思想深刻。他认为夫妻双方应当“把功夫用在相互帮助,相互教育,相互鼓励上”,“倘若能够这样,则双方情感不仅不会越来越淡,相反必会越来越浓,以至白头偕老的”。

彭雪枫嗜书如命,涉猎广泛,政治类、军事类、历史类、文学类不一而足。他时常在家信中同林颖谈及自己的读书计划和心得,并鼓励她多读书:“我不希望你东跑西跑,将时间浪费在笑谈之中,但也不愿你长期的深居简出,像一个封建之家的‘闺秀’。我要求你在星期六、星期日可以外面走动走动,星期一至星期六则应埋头,埋头!第三个埋头!苦读,苦读!第一百个苦读!”

林颖对彭雪枫的意见欣然采纳,埋头苦读的同时也会将自己的文章寄给彭雪枫看,彭雪枫也不吝指正,细致到一个错字、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当然,夫妇二人的督促是相互的,林颖也曾在信中嘱咐丈夫多学习政治经济学,3年来,围绕读书展开的话题成为他们谈话和通信的主要内容。

彭雪枫大林颖13岁,除了鼓励妻子阅读,还常写信与她交流自己多年为人处世的心得:

“待人接物上,不要过于锋芒外露,大方之中含有腼腆,我始终没有忘记过一次毛主席在我外出进行统战工作时临别叮嘱的一句话:‘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这句话今天拿来送给你,共同勉励吧……”

“倘我已以诚待人,而人对我仍存戒心者,则首先即应反省自己,看诚得够不够,诚之功夫用得到家不到家?诚实是虚伪的反面,为古今中外所共认的美德。我辈应以此二字共励共勉。”

“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


彭雪枫并非是不懂浪漫的老古板,他在追求革命理想同时,也追求心目中的完美爱情,对于选择伴侣有着明确的见解:“我所要求的是这样的有信心有眼光有志气的终身伴侣,而决不是依恋于“温情”的梦中而“无所事事”的小姐,或者“太太”!”虽然两人是通过介绍才走到一起,但彭雪枫始终坚信林颖就是自己寻寻觅觅的“有信心有眼光有志气”的终身伴侣,在婚后林颖的第一个生日,他将《斯大林传》赠予妻子,并在扉页上写道:“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

然而,彭雪枫的使命和抱负不允许他沉溺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婚后的第一个“七夕”,他是独自在紧张地部署迎击敌军方案中度过的,但深夜还不忘给林颖写信,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词句与爱妻共勉。

成婚3年来,他辗转于抗战一线,家书中除了倾诉思念,还时常与妻子述说前线战况,探讨战术部署,分享胜利喜悦。虽不得相见,但两颗心却时时在一处。

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会战,中原河山大片沦陷。8月,彭雪枫率军西进,计划收复豫皖苏根据地,当时林颖已有孕在身。出征前,彭雪枫对妻子说:“豫皖苏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室子女,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和敌伪军消灭掉。为了路西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

夫妻二人谁都没想到,这一别便是天人永隔。一个月后,彭雪枫在八里庄指挥作战时壮烈殉国。葬礼上,林颖一手怀抱他们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一手将《孙子兵法》和《离骚》安放在爱人的棺头,而3年来丈夫写给自己的八十余封家书则被她珍而重之地保存起来,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便拿出来翻看,重回那段精神上相互扶持走过的岁月,再次积蓄起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毕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