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相关文章

有益的探索

                

img5(1).jpg

1999年4月30日,这是一个值得审计人员记住的日子。下午3时,审计署时任审计长李金华同志莅临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以下简称南京办)检查指导工作,听取南京办关于开发和运用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工作汇报。作为软件演示的主要操作者,我亲历了这一重要的时刻。


时任南京办特派员助理刘汝焯同志通过软件演示,向李审计长详细汇报了南京办组织开发审计数据接口软件的情况。在当时,会计电算化已经有了较快发展,出现了200多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软件,但审计工作还是采用传统的翻阅和检查纸质账本和凭证的方式,效率较低。李审计长一直在思考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并关注如何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采集转换到审计人员的电脑中。由于当时审计署技术人员较为缺乏、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这个想法一直未能实现。


当李审计长看到南京办开发的审计数据接口成功采集了多家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通过设定查询条件从计算机中检索审计人员关注的疑点和问题时,他非常激动地说,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我感到非常振奋,我以前问过很多次,他们都说不行,今天南京办做到了,这个很了不起。南京办可以成立一个研发中心,搞十几二十个人,把这件事情做好。


在李审计长重要讲话的鼓励下,南京办坚定了探索计算机审计的方向,将审计数据接口软件开发和应用作为突破口,加大力度继续研发了金融审计工具包、海关业务审计软件、国库审计软件等一系列当时审计工作亟须的审计软件和计算机审计工具,为解决当时审计人员“打不开账、进不了门”的难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年南京办在计算机审计领域的探索和突破,被《中国审计》评为“1999年度中国审计十件大事”之一。2001年,南京办研发的“审计数据采集分析软件2.0”和“海关业务审计软件1.0”通过审计署组织的评审,获得由时任副审计长刘家义同志签发的证书。


根据李审计长指示精神,南京办于1999年率先成立了计算机审计处,当年选调了3名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业务骨干。通过参与审计实践获取审计需求,为广大的审计人员开发各类亟须的审计软件,并在审计署组织的审计项目中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随后,在南京办的带动下,各特派员办事处和地方审计机关也相继成立了计算机审计处,为计算机审计准备了一支较强的人才队伍。


在参加4月30日下午演示汇报会的时候,我即将从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目睹自己为主参与开发的审计数据接口软件得到审计长的肯定,我内心感到非常激动,同时也深感审计工作对科技创新和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热切渴望。从那以后,我选择了审计职业,坚定了竭尽全力为审计事业添砖加瓦的决心。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也给予我无穷的信心和力量,激励我不断前行。


参加汇报会的还有时任审计署法制司司长魏礼江、司长助理王常松,江苏省审计厅厅长余效明等同志。